今天是

【党史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6:太行精神​

时间:2021-06-04

作者:侯月彬

来源:党群工作部

       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


【时代背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很快占领了北平、天津,并兵分数路向中国内地进攻,叫嚣“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全中国”。在这日本帝国主义侵吞我山河,屠杀我人民,掠夺我财富,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全民族的抗战,要求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要最积极地深入斗争的最前线,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八路军总部深入到抗日的最前线驻扎在太行山区,领导和指挥敌后抗日军民建立抗日根据地,太行山的游击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太行山的800万劳苦大众和广大人民动员起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青年学生争先恐后地参加抗日武装,每个城镇和乡村都出现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事迹。“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抗日根据地,一片练武声”,抗日的烽火在太行山熊熊燃烧,太行山优秀儿女在八路军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铸就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太行精神。

【精神内涵】


       200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视察太行老区后精辟地把太行精神概括为“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儿女展现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为民族的解放展现的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为人民利益展现的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太行精神是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己任,领导八路军和太行儿女,同凶残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捍卫了神圣的民族利益。八路军将士和一大批太行根据地干部群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座永恒的丰碑。
      太行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面对敌人的“扫荡”、“围剿”,党积极组织军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开展生产自救和互助运动。经过敌后根据地不屈不挠的军事斗争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山西和整个华北敌后根据地成为党领导敌后抗战的坚强堡垒,成为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的前进基地。
      太行精神是为民族解放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党和八路军在山西和整个华北敌后根据地,坚持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不断发展壮大北方民主力量。牺盟会、决死队、游击队、国际友人、包括国民党的进步力量,都成为党领导下的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党和根据地政权赋予人民以充分的民主权利,在坚持抗日的同时注意改善民生,制定和实施政策时充分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各阶层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形成了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局面。
      太行精神是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领导太行人民坚持抗战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赴死救国难的牺牲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气概、勤奋工作和忘我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太行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抗战所需的大量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正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太行根据地坚持了敌后抗战,赢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精神价值】


     太行根据地的创建,八路军是其中的钢骨,当地人民群众是浇铸钢骨的水泥。共产党、八路军之所以能在四面受敌、前狼后虎、围攻扫荡不断的恶劣环境下生存发展为敌后不可抗拒的力量,最关键的是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共产党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为了民族生存,不当亡国奴,老年人、青壮年、妇女、儿童都组织起来,成立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充分显示了太行山军民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根据地,共产党实行了解放妇女、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等符合实际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把农民引向进步和幸福,这是以往历史上没有的,因而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八路军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人民利益放到第一位,这是根据地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1939年至1943年,日军两次9路围攻,数次侵入太行山腹地,实施了残暴的“三光”政策,野蛮的铁壁合围、蚕食、清乡手段,虽然许多村庄被毁,军民被害,粮食被抢,但太行军民没有被吓倒,根据地军民充分发挥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万众一心、敢于胜利,太行山每一个山头,都使日军望而生畏;根据地每一块地方,都留下军民团结斗敌、鱼水深情、艰苦奋斗的事迹。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团结太行民众歼日寇、肃内奸、斗顽军,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卓绝、无私奉献。他们的英雄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民众,为民族解放建立了不朽业绩。
      当今中国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干部队伍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所受到严重影响。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思想领域的这些问题,不能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就可能引发社会危机,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坚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大力弘扬太行精神,才能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形成社会共识,强化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熔铸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权威评价】


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毛泽东
发扬老八路光荣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江泽民(题词)
弘扬太行精神,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事业的忠诚。
——习近平

【纪念载体】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坐落于太行老区、八路军的故乡——山西省武乡县城,1988年建成对外开放,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史实(故简称八路军纪念馆)的大型革命纪念馆,也是集教育、科研、收藏、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景区,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全国重点博物馆、山西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等。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电影《浴血太行》,北京电影制片厂1996年摄制,导演秦燕,主演史鑫、车晓彤、许毛毛。
电影《太行山上》,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导演沈东、陈健、韦廉,主演徐光明、刘德凱、王伍福、卢奇、李幼斌,2005年上映。
电视剧《虎啸太行》,导演赵瑞迟,主演赵建文、赵富贵、杨勇、洪尔贵。
电视剧《八路军》,导演宋业民、董亚春,主演唐国强、王伍福、刘劲、郭连文、卢奇,2005年播映。

【延伸阅读】


“太行奶娘”


     抗战时期,面对日军的一次次“扫荡”,许多八路军官兵及无辜百姓死于非命,更有不少八路军的孩子也是在日军“扫荡”中夭折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刘伯承师长命令:部队和机关怀孕的妇女一律不准跟随部队,一律“坚壁”到老百姓家里!于是,八路军纷纷把孩子寄养在老百姓家里,不少生了小孩的女八路也穿起老百姓的衣服,脸上抹上点灰,装作老百姓,住在百姓家中。
    典型的有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的奶娘韩春花、罗瑞卿大将之女罗峪田奶娘王巧鱼、晋冀豫边区区委书记李雪峰之女李晓林的奶娘玉江娘、邓朴方的奶娘郭金梅。

    ——摘自刘有根:《太行奶娘:豁出性命养育八路军后代》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山西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闻名中外,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为山西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在山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